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8年10月13日-15日,“书法与音乐:唐其煌(纽约堂叔)四体榜书展”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共展示了30幅榜书(大字)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力求践行艺术家的书法理念,用行草的用笔,篆隶的结体,打破篆书和隶书的平衡,使之成为“行草篆”或“行草隶”而古意盎然。 开幕式现场 本次活动由国家民族画院、中国民族艺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网、中国书法家网承办,涌现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红心伟业、...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数百年来与石相依、与石为伴,被称为石头建筑的博物馆。 图为高荡村一角 石门、石桥、石屋……斑驳石头上留存着过往岁月点滴。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数百年来与石相依、与石为伴,被称为石头建筑的博物馆。沿着石板路拐入巷道,手指触摸那些饱含岁月积淀的石块,用心感知这一石一木背后的故事。门前屋后纳凉的老人,稚嫩孩童嬉笑打闹的身影,一幅恬...
10月14日,人民网(微博发布了西安城墙伤痕累累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了城墙的一段,发现刻画的字多数看起来年代较久远。 多数刻画为旧迹,也有今年国庆期间的刻画 人民网“西安城墙被刻字现象严重多处墙砖伤痕累累”的博文中提到,西安城墙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西安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然而不少游人却在墙砖上刻字,而且刻的字很深,走近仔细看,你会发现很多...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15日启动建设,计划于2020年向公众开放。该馆由故宫博物院与世茂集团在福建省石狮市合作筹建,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约8700平方米,馆内拟设置海上丝绸之路常设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将为该馆提供场馆建设、...
文物只有融入现代社会,融入当下生活,才能在历史与时代的互动中获得重生。 曾在《千里江山图》特展现场,看到人们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观看国宝,生怕落下细节;也曾在荒无人烟的田野文物保护点,采访基层文物保护者,一个帐篷、一口土灶,清苦的生活条件却动摇不了他目光中的坚定;还曾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听到我方人员生动地介绍着中国文物,言语间透露着对中华文明的满满自豪。那份对文物的珍视、对文化的尊崇,其情...
“穿越古今 文润海淀”让古文字活起来——中国鸟虫篆艺术展举行 10月12日,以“穿越古今 文润海淀”为主题的“让古文字活起来——中国鸟虫篆书法艺术展”巡展首站在北京市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举行。 本次展览共展出鸟虫篆书法69幅精品 ,鸟虫篆瓷器、木雕、石雕、紫砂等40件精品,通过109件精品展示鸟虫篆艺术的前世今生,让人们了解古代文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
近年来,随着非遗申报、非遗传承、非遗直播等被人们热议,非遗已成为热词。作为人类文明基因遗传的重要样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是社会价值变迁的最好见证。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近日,中国西部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谢飞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就知识产权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展开了深度剖析。 谢飞 谢飞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我国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各种非物...
“海纳百川”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追溯了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之源。 辉煌的上海远古文化 以上海闵行区马桥镇马桥文化遗址命名的马桥文化,最早发现于1959年,1978年正式提出命名,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为深入研究马桥文化,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博物馆和闵行区政协共同主办“纪念马桥文...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近日展出了粤港澳地区的多家图书馆及文献机构出借的珍贵藏品,再现澳门在400年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独特历史。 记者15日来到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五楼展厅。展示的文献共分为七个主题,包括咫尺天涯、雾里看花、西教东传、语海津梁、纷至沓来、日新月异和渔樵耕读,汇集了粤港澳地区有关澳门的古老文献。不仅有来自公共机构的珍本,也有私人献出的珍藏。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画家钱...
社区之家非遗体验活动 2017年以来,北京市开展“社区之家”示范点创建工程,目的在于推动驻区单位开放内部设施,落实“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理念,满足社区居民文化、体育、生活等服务需求。马家堡街道响应上级号召,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于赵登禹学校内的“真趣园”非遗手工传艺坊,成立了街道第一个“社区之家”。作为非遗进校园的一个载体,这里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多角度学习需求,不但有非遗传...
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局系统干部大会,动员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国家文物局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刘玉珠指出,《意见》的核心是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展问题。落实好《意见》精神,首先要找准文物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所处的地位...
为进一步完善可移动文物登录制度,提升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备案日前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16家非国有博物馆共采集藏品11724件套(16103件),涵盖书法字画、瓷器玉器、影像文献等多个类别。 我市共有16家博物馆涉及此次非国有博物馆备案工作,从备案情况表来看,我市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种类多样,在数据质量上走在全省前列,为今后举办展览、藏...
9月21日至22日,安徽省文物局在铜陵市组织举办全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培训班。安徽省文物局局长蔡小莉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全省16个地市文物局,各申报项目所在县、区级文物部门业务骨干,以及从全省抽调的评审专家和文本编撰指导小组共200余人参加培训。 蔡小莉指出,第八批国保申报工作对于彰显安徽文化资源大省地位、推进安徽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强调各位与会人员要从...
M218 椁室全景 M218 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9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